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

玉里鎮赤柯山金針花已盛開了!

第二個賞金針花的景點我們去花蓮縣玉里鎮的赤科山:

IMG_6435

早在日治時期,赤柯山就以盛產赤柯樹聞名,日本人將堅硬的赤柯木材砍下運往日本,做為製作槍托的材料。光復後,陸續有來自西部的漢人移入開墾,先是種玉米、花生、地瓜等雜糧,後來才改種金針。經過4、50年的辛勤開墾,赤柯山已從一片荒蕪的山頭轉變成以金針花海聞名的觀光勝地。


玉里是一個聚集多重族群的小鎮:客家人、阿美族人、平埔族、嘉義竹崎人、福建漳洲人、外省人,先後來到此地定居下來。而金針花開始大片種植,則是一批從嘉義來的移民最早開發的。

民國四十八年一場「八七水災」,許多西部的農民一夕之間流失了田產房舍,無地耕作營生,於是大批往地廣人稀的後山遷徙。由於東部平原的耕地已為先期移民所據墾,於是只好遷往山麓或丘陵地帶,從事山園墾殖。在那個時候沒有道路,只有繞腸小徑,所有的物資與農產品,全都得靠人力以肩挑方式運送。一個山中的小村莊,經過三、四十年蓽路藍縷的開發,由當時荒蕪的赤科山已變成了黃涔涔的金針山。

IMG_6415

金針的品種很多,但以高山地區種植的品質較優。海拔約900公尺的赤柯山由於溫度低,金針生長速度較慢,加上雲霧帶來充沛的水氣,以及適合金針生長的紅壤土,因此出產的金針口感與風味較佳。金針是多年生植物,現在生長在赤柯山上的金針,很多都是年齡長達數十年的植種。平日只需要定期除草、施肥,並不費事;但等到每年8~9月間的開花季節一到,農民就得全家總動員,忙著進行採收、曝曬、烘乾等工作。

每逢七月至九月正值萬花綻放,一片橙黃碧綠。日頭初昇霎時,村人們不分種族、老少,全都忙著採收俗稱『一日花』的金針,也因為赤科山使的族群更緊密的結合一起了。

IMG_6542

另外,當地有一個很特殊的奇觀,在黑丫丫的屋頂上為何會有數以萬計的金針做日光浴呢?赤科山的屋頂早年以油氈布鋪成,每年到了花季都會重新滾上一層新柏油再鋪上一層油氈布以防水,一年一層,因為當時電力還沒到達山上,所以沒有乾燥機具來烘乾,而那黑漆漆的屋頂正好是吸收陽光熱能的最佳媒材,也是很科學的想法,就像太陽能一樣,當陽光高照的盛夏,金針高置於黑色的屋頂上,很快地便能達到曝晒乾燥的效果,其次夏天很熱、金針曬在屋頂上比較涼爽,也形成一個很有情趣的景觀。

無論是高枕於屋頂上的或低躺於屋前廣場「做日光浴」的赤科山金針,都是徹頭徹尾的渾然天成,生長於赤科山長年露水滋潤、無污染的山田間,以最自然的陽光曝晒乾燥而成的,吃起來的口感比起大陸走私進口的、泡過甘油防腐的貨色不知香甜許多,色澤也來得黃豔多了,想想,人再太陽下曬久了也會曬紅了,如果要像赤科山的金真成金黃色,那就要多曬點了。做過日光浴的,可不是浸泡過藥水的效果所能比擬的。

IMG_6474

這些金針,不但是赤科山經濟繁榮的動力,更是村人午後涼亭下,一杯烏龍茶共同兒時記憶中的重要話題。那天你買到赤科山出產的金針,請記得,這些金針是在赤科山上的陽光下成長、採收及曝曬的,更重要的是這些金針有關於一段移民奮鬥開發的故事、一段台灣成長的歷史。


數年前,赤柯山萬花齊開的壯觀景緻逐漸為外人所知,聞名而來的觀光人潮絡繹不絕。其實,除了黃澄澄的金針花海,來到赤柯山還可走訪著名的「赤柯三景」,也就是座落在金針田中的3顆黑色火成岩、造型奇特的千噸石龜這兩處天然地景,以及已有40多年歷史的汪家古厝。

IMG_6473

汪家古厝是一棟閩南式的木造三合院,以烏心石、台灣櫸木及赤柯木等上等木材建成,也是赤柯山現存最古老的一棟房舍。這棟古厝是民國50年前後,汪老先生特地從嘉義老家聘請木工師傅遠道而來興建的呢!走訪汪家古厝,不但可以與屋主閒話家常,還可以從屋內保存的許多生活具物與農具,遙想早年赤柯山居的生活點滴。
Share:  Twitter

0 回應:

張貼留言